年近半百的米羕,回到闊別的故鄉,她第一件做的事,是找回記憶中的排灣族傳統。幸運的是:古樓部落可能是所有的排灣部落,保留傳統最多,也最尊重傳統的地方。她經常拜訪老人,談這些年的往事;聽老人說傳統故事;傳統習俗不懂的地方,則請教父母,因為她的奶奶曾是部落裡的第一織布高手,爸媽雖不太會織布,但在耳濡目染下,對織布仍比其他村民懂得多。

米羕向父親討教織布技巧  

 

        有一天,兒時看過婦女坐在家裡織布的鏡頭閃過,她打聽之下,知道部落裡還有老人家會織布,於是她拜師學織布。可能多年來摸布的關係,她很快的發現織布的祕密,關鍵在於整經的工作,因為手織布的花紋,都來自經線的處理。七十多歲的老師,也只會織排灣族的平織、斜紋織,她不費吹灰之力的學會。她從娘家及部落保留的老織布,知道這兩種只是基本織法,還有其他較複雜的織法,請教媽媽和部落的老阿婆後,她找出菱形織、螺紋織、迴紋織、夾織的織法。

 

 

        說起找回老祖宗織布法的過程,許春美說:「我研究老布,仔細觀察紋路,然後照想像去織。織錯了,我會整理一點紗線做實驗,如果織出的布,達到預計的效果,我就會先做筆記,再拆掉織壞的地,重新織布。」如今她的織布技巧,可說是部落的第一,因為連老師都要問她,媽媽也說:「妳太利害,承繼奶奶的織布本領。」

 

忙著做原住民現代服飾設計她,手織布只是追回祖宗的遺產,卻無法為工作室帶來利潤,因為太費時、費力。以我三十年觀察原住民織布的經驗,以往像霧社、烏來、太魯閣等,泰雅族為主的觀光地區,她們習慣拿開司米龍線織布,取顏色鮮艷、省工(線粗)等優點。多年前,清流部落曾瑞琳提倡織布時,用的是棉線。而她卻拿車衣服的縫線做原料,織出的布很薄、很細緻。

 

就因為太花工夫,自知一生織不了多少布,對每塊布都極珍惜,因此她以手織布做的禮服,是非賣品。連原民會主委華加志嫁女兒,她都不買帳,只肯出借。

 

回到家鄉,再度與自己文化接觸,她就像找到創作泉源,不停的湧出新的構思,她將排灣族傳統的人頭圖案,以十字繡的方法,繡在黑布上,第一次參賽,就抱回手工藝大獎。她後來參加台中縣文化中心主辦的第二屆編織工藝獎,畫面以九族的特色為主,奪得首獎和佳作。

 

也是回家後,她不再為族人設計時裝,而是把原住民的圖案、配色摻入一般的時裝中,不僅原住民喜歡穿,漢人也能接受。她最成功的作品是將普通的背心,鑲上具有原住民風味的花邊(最早是手繡的圖案,因價格貴,現多以電腦織布取代)。當時是應原住民文化管理處之邀所設計,如今很多原住民都愛穿代表民族的小背心。當然現在排灣男性,流行穿繡各種圖案(管他是不是排灣族的傳統圖案,只要好看即可)的背心,也是她的傑作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她的工作室,不管模特兒身上穿的禮服,或是掛在架上的新衣,基本上都是普通的樣式,卻因為在裙襬、衣領、袖口加上原味濃郁的花邊,成為極有味道的原住民服飾。民國八十六年,原住民文化管理處舉辦第一屆原住民服裝設計比賽,她的作品全部入圍,一件得第二名,另一件為佳作,也是所有參賽者中,唯一原住民的得獎人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她得將的作品是白緞的新娘禮服,帶有排灣風情的圖案,像披肩的貼在上身,新娘頭上綁上與上身同色系的小花帽,帽下則是白紗。搭配的新郎西裝,只在領上加相同的排灣花邊,就是一組洋溢原味的結婚禮服。她設計另一組男女服裝,為傳統的排灣族式樣,色彩卻是藏青色為主色,黑色為輔色,卻以傳統橙色的盤扣點出原味,非常搶眼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那幾年,她不僅為排灣族同胞設計新款式,也替南投縣的布農族設計服飾。由於她用心收集各族群的傳統圖案,加上經常受委託,替各地的學校、機關、團體做制服,她和廠商合作生產各族群的花邊,往往她研發的花邊才出現,仿冒品也上市。這點令她最憤怒,但也最無奈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最近走到原住民部落或觀光區,會發現人人上身掛個眼鏡袋,有的袋上花紋為十字繡,也有的為電腦布。這個小袋,又是她的貢獻,她賣給政府機關兩千個眼鏡袋。現在許多排灣族家庭,椅墊改為十字繡的傳統圖案,也是她的設計。她的創意很快的在原住民中流行,卻未給她帶來財富,因為沒有專利權,各處都模仿。但是越來越多的人,曉得她的才能,勉強算是另一種收穫!(此文寫於1998年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